党史学习教育 | 三部《简史》选学(三十九)

作者: 时间:2021-12-14 点击数:

建党100周年学习三部《简史》

为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深化“四史”的宣传教育,引导我院师生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更好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88805·pccn新蒲京学党史专栏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简称三部《简史》)为学习重点,辅助大家学好历史、用好历史、学用结合,有力促进学史视野更开阔、明史脉络更清晰、思史理解更全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01《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选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深刻阐明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也开启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构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70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70年前党领导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事件,成为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光辉起点。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

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明确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确立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宪法进一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确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待到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1954年12月,政协举行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

本次会议解决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的问题,解决了政协与人大、政府之间的关系和相互配合问题,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确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随着各民族自治区和相关自治州、自治县的先后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得以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构成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为成功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

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953年6月,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结合起来,是实行国家工业化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是党带领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行动纲领。

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过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体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

1956年党的八大宣布: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新中国初期有效的国家治理,有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优势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面对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党领导人民筚路蓝缕,励精图治,以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英雄气概,有条不紊进行国家治理。新生人民政权高效有力的举措,促进了整个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各阶层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新中国呈现出万象更新、生机勃发的气象。

02《改革开放简史》选学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习近平总书记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引发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8年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并提出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的着力点。与会人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清晰路径。

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会企业代表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正泰集团立足光伏新能源与智能电气产业优势,积极谋划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已在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网点和物流服务。与会发言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把握大势、放眼未来,让我们看到了‘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与澎湃动力,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全球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艰难复苏。

宁吉喆说,这次座谈会的召开,向世界传递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向世界表明了我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扎实举措增强各方共建的信心和决心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从夯实发展根基、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全面强化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要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步拓展合作的新领域。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说,今年以来,外交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更加紧密的“一带一路”伙伴关系,会同30多个国家发起了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和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向共建国家提供14亿多剂疫苗。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亮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完成投资642亿元,投资建设了包括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等重要枢纽港在内的集装箱码头。

与会发言代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敏说,集团将认真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大沿线港口码头投资建设,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构建智慧港航生态,畅通物流循环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互联互通贡献“航运力量”。

与会发言代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通过创新合作方式,可以把中国的投融资变成酵母和杠杆,撬动全球更多资源,实现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智力与发展中国家资源、劳动力、市场等要素优化组合。

扎实推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陈文玲说,共建“一带一路”前途光明,只有持之以恒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才能爆发出长周期、基础性的强大能量,形成势不可挡的世界大势。

“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的‘一带一路’必将在全球合作中发挥越来越强的引领作用。”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冯耀祥说。他表示,贸促会将建好用好贸易投资促进平台,增进中外工商界交流,提供更精准信息服务、更有效商事服务、更有力法律服务,助力经贸合作项目落地落实。

与会发言代表、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表示,江苏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共建共赢、民心相通和风险防范,扎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绘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笔画”增添江苏色彩,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应有贡献。

03《社会主义发展简史》选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回望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之路,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深刻的理论启示。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社会主义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基本原则和终极价值在于追求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人本质的社会体现。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个价值目标上,两者是高度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天性,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要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物化状态,达到“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自由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概括起来就是,为人类求解放。我们也可以这样讲,社会主义博大精深,概括起来就是,消灭那些使人受奴役、被蔑视、被遗弃、被侮辱、不被当人看的一切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达,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也指出,在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会在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时也庄严宣布,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要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坚持。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带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直到阶级、政党、国家消亡之前,在向共产主义奋进的整个过程中,党始终起着积极领导作用。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是与削弱、丢掉苏共领导分不开的,而苏共丧失政权也是与背弃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肩负起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就是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善于从实际出发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始终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二是因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动员、组织、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磅礴力量。三是中国共产党人富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在推动历史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170余年的运动史也充分证明,什么时间坚持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什么时间社会主义运动就蓬勃发展,什么时间丢掉了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为本设计的一套制度,根本目的是保证资本的自由,相对于封建制度而言有积极的作用,它把人的解放从“人的依赖”提升到“物的依赖”阶段,具有进步的意义。但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的结果,带来了社会的无序、混乱与贫困的普遍化。社会主义本意就是反抗资本对社会的统治,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把人、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为了人、尊重人、发展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意义。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观。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事业,离开了对人民幸福的追求,社会主义也就丧失了其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原则,并且在实践中自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作为执政的根本目标。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共产党人打江山、守江山,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所在就是为了人民。

坚持把社会主义置于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空想社会主义是与匮乏的物质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财富极端匮乏的条件下,要保持社会成员财富的平等,只会使贫困普遍化,产生的只能是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那些企图将社会拉回到小生产状态下的“封建社会主义”“僧侣社会主义”斥责为“反动的社会主义”,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大生产才孕育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把社会主义奠定在了坚实的基础之上。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当前中国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积极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补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短板,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发展的新阶段在本质上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没有改变。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有忧患意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始终谨记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丰裕的社会财富是社会主义绝对的、不可动摇的前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一旦停滞下来,则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最终窒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坚持把社会主义置于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启蒙思想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对资本主义弊端进行理性反思、道德谴责,对社会主义进行美好设计和伦理颂扬,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的、唯物的眼光剖析资本主义,预测未来新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质。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才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共产党人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行动指南,它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不是僵化的教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国实践情况的变化,同样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所讲,我们阐述的原理即使是完全正确的,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也“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的今天,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和发展。

坚持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普遍真理,只有把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才会有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指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大趋势。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在各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十月革命后,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结束了“根据书本来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探索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斯大林时期,苏联逐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但这个模式后来僵化了,在苏联建设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制推行也产生了许多弊端。20世纪70年代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大潮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革除苏联模式的弊端,探索适合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中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正是开辟和坚持了这条道路,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世所罕见的成就,这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用实践证明了现代化道路不只一条,社会主义也没有统一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潮流、反映人民意愿,是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版权所有:88805·pccn新蒲京88805·pccn新蒲京 院长信箱:gaowenli001@126.com   电话:88805·pccn新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