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学习三部《简史》
为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深化“四史”的宣传教育,引导我院师生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更好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88805·pccn新蒲京学党史专栏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简称三部《简史》)为学习重点,辅助大家学好历史、用好历史、学用结合,有力促进学史视野更开阔、明史脉络更清晰、思史理解更全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选学01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思考现代化问题的结果。在这一理论形成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的十年是“三步走”战略部署的中间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经过这十年发展,在全国绝大多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今天,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梳理回顾这十年历程,解读小康社会理论从提出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轨迹,总结通过小康社会建设使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经验,是十分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
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建国的奋斗目标。早在20世纪60年代党就提出了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一直延续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十年,原先所设想的在20世纪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目标也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而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候,又出现急躁冒进的“洋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不得不再次进行经济调整。因此,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现代化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就成了为世人所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最早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是邓小平。1978年10月,他提出了“实事求是问题涉及四个现代化”,“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因为他通过出访认识到:“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我们头脑里开始想的同我们在摸索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有差距”。
1、邓小平实事求是思考现代化问题的结果,“开了大口”
2、“用了一个新名词”,依次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生活”“小康社会”。
3、几种表述,其实质是一样的,但一个比一个更形象具体,更贴近百姓的认知,更有感召力,也是结合中国的国情,更清醒、更合乎实际的表述。“小康社会”和原来的设想最大的区别在哪?那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
4、“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高是空的。步伐迈得太快,也会带来灾难”。
5、之所以要把标准降下来,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邓小平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6、按照邓小平的设想,这个低的标准就是到20世纪末人均收入800—1000美元。把标准降下来,一是更加量力而行。邓小平说:“我们的目标没有放弃,只是我们吸取和总结了经验教训。更加量力而行了。想快,这个意图是好的,但欲速则不达,这是中国的古话。步子稳妥一些,也许速度更快一些。”
7、二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邓小平说:“也许目标放低一点好,可以超过它。”
8、“目标定得低一点有好处。目标定低一点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避免又回到‘左’的错误上去”。
9、邓小平在规划20世纪发展路径的同时,还瞄准设想21世纪的战略目标。他讲得比较多的是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10、1987年2月,邓小平对这个目标做了修改,即“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等发达水平”是什么样子的?同年4月,他提出了具体标准:“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那时,十五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六万亿美元,这是以一九八〇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计算的,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世界前列的”。
11、这样,邓小平就把21世纪中叶战略目标的“中等发达水平”具体量化为人均4000美元和国民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两个月之后,邓小平把20世纪800—1000美元的目标和21世纪中叶4000美元的目标联系起来,做了比较完整的战略概括,即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21世纪用30—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2、一向讲话简练、用语平实的邓小平,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不止一次地使用“雄心壮志”这个词,如“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
13、“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4、为什么是“雄心壮志”呢?因为邓小平认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总体力量至少将位于世界前几名,“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大胆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15、小康社会理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的,其底蕴首先是共同富裕,是着眼于十几亿人“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日子好过”
16、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邓小平还特别关注农民,“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提高这百分之八十的人民的生活是个关键”。同时,小康社会又是和对外开放紧密联系的。小康社会“要充分利用国际条件,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同许多国家在许多方面进行合作,其中包括改造我们现有的企业”。坚持开放政策,对于建设小康社会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另外,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国有最大的国内市场。农民增加了收入,就需要工业品,并且需要的东西很多。”“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很小。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翻两番,对外贸易额就会增加许多,中国同外国的经济关系就发展起来了,市场也发展了。所以,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最后,小康社会建设还可以使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完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
17、但小康社会理论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指标,它还有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关于小康社会的政治保障。邓小平认为:“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
18、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要相一致。又比如,小康社会在经济翻两番的同时,社会发展也要有明显的进步。他说:“虽然是‘小康之家’,肯定日子比较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这里就涉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有了物质文明做基础,精神文明才能搞好。再比如,邓小平规划小康社会时,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关注人才培养和后继有人的问题,关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早在1980年7月,他在外出视察途中就表示:“最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一个是选拔青年干部”。
19、1982年5月,他在会见外宾时进一步阐述:“为了保证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首先注重体制改革。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还要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化、知识化、比较年轻化。我们的干部队伍长期以来存在老化问题,工作活力不够。这件事我们只能逐步解决,估计起码要经过十年的努力。减少上层领导机构,有利于权力下放。权力必须下放,但这是在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权力下放。如果在五十年里,我们的方针、政策对路,组织上包括机构改革能见成效,工作效率高,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就有希望。”此外,他还关注理想信念、道德风尚建设。邓小平强调:“在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中,还不能浪费,不能把经济发展的成果通通分掉,那样再生产、再发展就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要教育人民,生活只能逐步改善。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只追求物质享受,以后的发展就没有希望。这也属于精神文明范围的问题。”他还讲到发展的持续性、生活水平只能有逐步改善,讲到要有远大理想,不能只追求物质享受。紧接着在同年11月,邓小平又强调指出:“我们就是这么一个设想。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目标不能达到。搞中国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新提法就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高度文明,就是人民要有理想,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守纪律,要有道德,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
20、综上所述,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是一个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物质生活扩展到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各方面的理论。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还要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中共十二大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此后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〇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〇〇〇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21、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个战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也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既考虑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实现现代化的条件和可能,这就从战略部署上克服了我们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弊端,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改革开放简史》选学0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砥砺前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深情回望党的建设卓著成就,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宝贵经验,对于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来党的建设取得卓著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100年来,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取得的成就辉煌卓著、举世瞩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硕,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重大成果,都被及时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发挥了科学指导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自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通过整党整风、集中性教育、经常性学习等举措,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理论修养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始终不渝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起为党的事业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党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革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每名共产党员在入党的时候,都宣誓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无数共产党员胸怀崇高理想,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苦干实干、无私奉献,许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井冈山的常青松柏、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延安窑洞不熄的油灯、大庆油田为国家献出的滚滚石油、西北大漠升腾起的第一朵“蘑菇云”、汶川抗震救灾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的一面面党旗……这一切都记载着崇高理想的光彩诗篇、唱响着优良传统的高亢赞歌、闪耀着革命精神的熠熠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通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撑。
高度重视从政治上建设党,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从政治上建设党,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的政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被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明确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地位。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显著增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严明,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信仰更加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强化,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做到 “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可以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主线,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使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
探索并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发挥着坚强领导核心作用。100年来,我们党紧密结合中国国情,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取得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政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进一步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擘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基本方略,完善各领域的方针政策,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方法和执政方式不断改进。与此同时,我们党突出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领导制度进一步完善,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优良作风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00年来,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长期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一系列优良作风,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同各种背离党的宗旨的不正之风作坚决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四风”等作风问题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整治各种不正之风,大力倡导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党内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崭新精神风貌。
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党的组织体系的强大功能和作用。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从革命战争年代提出并坚持“支部建在连上”、积极壮大党员队伍,到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并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实现党的使命任务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建设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提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出把党员管住管好,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党的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的强大优势充分彰显。从1921年建党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再到2021年6月5日的9514.8万名党员,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以及新社会阶层中的大批优秀分子源源不断加入党组织,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性教育不断推进,党员素质普遍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水平不断提高。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克服了极端民主化、自由主义、山头主义等错误倾向,纠正了不讲民主、独断专行的“家长制”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功将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国家政权建设,强调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并将其作为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写入宪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明确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制定出台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地方和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21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党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党的制度建设迈出新的重要步伐。
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100年来,我们党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理论指引和精神支撑,确保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新时代,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充分发挥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强大优势,保持全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
紧紧围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围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是百年来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使命任务的完成。在新时代,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来谋划、部署、推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把各方面力量汇聚起来,把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前提。在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着“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的深厚感情,在更高的起点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也是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选学0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果,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国民党留给共产党的是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工业整体处于手工业状况,产品少得可怜;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为主,耕作水平低、基本靠天吃饭;民生则是物价暴涨、商品匮乏、饥馑遍地。国民党政府崩溃前滥发金圆券,大肆搜刮民财,导致金融崩溃,整个国民经济处于瘫痪状态。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创造热情和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通过艰苦卓绝的经济恢复工作,通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稳定了政权,奠定了新中国发展的初步基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仅迅速站稳了脚跟,而且充满朝气蓬勃的气象。
人民政权建立和巩固以后,中国进一步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鲜明地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确定的最低纲领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最高纲领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就决定了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不可能停留在新民主主义这一过渡性阶段,必须进一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政策,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做了重要准备。从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来看,推翻“三座大山”、完成土地改革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着三股基本的社会力量,即资产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社会矛盾由各个阶级之间产生,但主要矛盾集中地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正是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面前,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决,必然会使中国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党原来设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用10—15年的时间来完成。但由于形势的发展,新的因素的积累,以及对社会主义改造步骤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的那种设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主要因为:
第一,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年的恢复和建设,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公私经济比重已发生转折性变化,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增加到56%,国营批发商业的营业额占全国批发商业营业总额的60%。从1953年1月开始执行的“一五”计划,使我国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主导性的强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