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学习三部《简史》
为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深化“四史”的宣传教育,引导我院师生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更好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88805·pccn新蒲京学党史专栏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简称三部《简史》)为学习重点,辅助大家学好历史、用好历史、学用结合,有力促进学史视野更开阔、明史脉络更清晰、思史理解更全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选学01
2002年3月4日20:51从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到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连续不断地批反冒进,实际上已为“大跃进”的全面发动作了比较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毛泽东亲自审阅批发的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195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让论《乘凤破浪》,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周恩来、陈云相继作了对反冒进的检讨以后,毛泽东曾宣布“反冒进解决了”。同时,他在会上还多次发出要注意“我们党内搞得不好要分裂”的警告,指出假如“有些人不顾大局”,“那就要分裂”,“谁不照顾大局,谁就会跌筋斗”。“有人认为讲了分裂,心里就不舒服,我看讲了好,大家有个精神准备。”
在这样的情形下,面对迅速掀起的大跃进运动,党内已经很难发表不同意见了。
这时的周恩来处于两难的矛盾状态中。他必须在一般原则上和其他领导人一起表示支持毛泽东提出的争取15年赶上和超过英国这一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并检讨反冒进的错误。他的内心里觉得自己跟不上毛泽东。经过这年上半年的反对反冒进,他处在了一种特殊的地位,他有很强的组织性,他尊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决定,维护党的领导的团结一致。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清醒头脑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共产党人,在对经济建设的指导上又要尽可能地坚持稳重与谨慎,使之健康发展。对一些过头的做法他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不能不管,又不便于公开地在方向和方针上提出不同的意见。在当时的地位和形势下,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把毛泽东和中央的决定加以变通,尽量减少实际损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认识,试图使事情的发展更符合实际的可能。
就在他做检讨的1958年1月下旬,他在审改《关于195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58年预算草稿的报告(草稿)》时,在文中“为了在15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一语的“15年内‘之后,增加了“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九个字;并在“为了在今后10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一句中,删去“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八个字,改为“并且争取提前”。这些,在当时“大跃进”的气侯下,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毕竟可以看出他同“大跃进”的倡导者和积极拥护者之间,思想上是有距离的。
周恩来编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被“大跃进”搞乱了,“建议”提出的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起不了约束的作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干。8月,中共中央召开北戴河会议,通过了建立人民公社和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的决议。这次会议对农业形势非常乐观,估计1958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亿斤到70 00亿斤,比1957年增产60一90%,据此提出“农业战线的伟大胜利要求工业战线迅速地赶上去,而且也使得省一级党委有可能把注意的中心转移到工业方面来”。有人发愁粮食吃不完,要缩小耕地面积,实行园田化生产。这年有了许多“大办”,包括大办农业。有的地方粮食放“卫星”,报告说稻子亩产几万斤。周恩来亲自去看,看了一块挂牌亩产10万斤的高产稻田。田的上空,像灯光球场一样,电灯通明,说是为了加强光照,旁边用鼓风机通风。实际上,这是将几十亩田的稻子移在一亩田里,是弄虚作假。因为当时有外宾在场,他没有提出批评,但是回来以后,心情十分沉重。7月18日.周恩来到上海市郊马桥镇看高产田,听说1亩地种了12万穴,他当即指出,要合理密植,并提醒乡党总支部书记要关心社员的生活,要让社员吃好休息好。同月,周恩来在广州召集一些县的负责人了解情况时,对他们说:粮食产量要避免虚假性,要保证社员的口粮,并且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讲大话,损害群众的利益。河南在大刮共产凤时,周恩来到河南去视察工作,批评过省委主要负责人,要他谨慎。
1958年的钢产量,原计划是620万吨,这是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195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58年国家预算及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中规定的。5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把本年的钢产量增加到800万至8 50万吨。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钢铁翻一番,就是要从1957年的535万吨.达到1958年的1070万吨。于是掀起了全民炼钢、大办钢铁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河南省新乡市放出一天产生铁102万吨的高产“卫星”。周恩米看到这个材料后,问身边搞过钢铁生产的秘书顾明这有无可能,顾明回答说:我们在鞍山钢铁厂,炼一吨生铁,需要贫矿石三四吨,炼焦用煤要二三吨,加上石灰石、辅助材料等要十多吨。102万吨生铁,需要1000多万吨的运输量,所以这不可能是真的。周恩来就要顾明到河南去看看。顾明去看后,把土法炼出的所谓生铁带了回来,实际上,其中最好的也不过是含铁成分较多的海绵铁。大批农民上山炼铁,许多地方分不清什么是铁矿石,把比较重的黑石头块当成铁矿,也弄不清一吨是多少,把一担当作一吨。周恩来为了减少盲目性,想加以引导,每星期主持召开一次钢铁会议。秘书建议把大学里化工系的学生派下去,帮助农民分析化验铁矿石。周恩来采纳了,调了1.3万多大学生去各地帮助分析化验。但是,当时几千万人上山炼铁,这点大学生是无补于事的。到了冬天,中共四川省委工业书记陈刚向周恩来请示汇报,说四川还有几百万人在山上,既无寒衣,又缺粮食,钢铁任务没有完成,怎么办?周恩来指示:立即下山。
大办钢铁,使国家直接损失几百亿元,大伤了我国经济的元气。“大跃进”初始阶段的几个“大办”中,还有一个大办工业。地方工业盲目发展。周恩来不可能从根本上来制止这些
“大办”,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他泼了冷水。1958年7月,周恩来故乡淮安县的副县长王汝祥到北京,想为办地方工业解决钢材问题,找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关怀地询问了淮安的经济生活,但是向王汝祥建议:淮安县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农业上。地方工业除手工业和土法生产的以外,今年不宜搞得过多,而已设备和钢村都供应不及。倒不如集中力量先把铁木农具厂搞起来,然后再及其他。这一段话,说明了周恩来是清醒地看到“大办”中的问题的,但是他的这些思想当时未能引起全党的重视,而在大办钢铁、大办工业的思想下,在财政下放的体制下,各地互相攀比,办起了许多无原料、挤占国营企业原料的社办、县办工业。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召集有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大区负责人和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这就是第一次郑州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纠正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以浮夸凤、“共产风”和瞎指挥为主要特征的前一段的“左”倾错误,提出社会主义时期不能消除商品生产,不能剥夺农民。接着,毛泽东又在11月21日到27日在武昌召集有部分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会议。毛泽东在23日讲了一次话,提出要“压缩空气”,办事要有充分的根据,钢产量计划指标要降低,各部门都要把根据不足的指标降下来,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了。接着,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召开,周恩来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醒全党认真注意在战略上要藐视困难,在战术上要重视困难,既要有冲天干劲,又要有科学分析的原则,认真使经济计划建立在充分可靠的基础上,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互相保持适当的比例。
这以后,周恩来就比较好讲话了。1958年12月27日,他在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讲了话。他说:1958年这一年,经验有两点,一是高速度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一是必须遵守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法则。第二天,他又召集陆定一、康生、张际春、周扬、杨秀峰、钱俊瑞、张子意、胡乔木、复衍、陈克寒、林默涵、徐运北、荣高棠、吴冷西、姚臻等,就文艺、卫生、体育等方面在高速度发展中的一些偏差,进行商议。周恩来指出:要承认共产主义的热情,但“领导干部头脑要清醒”。他还说:我们每个人的讲话如果不妥当,“完全可以驳,不要树立迷信的权威”。
这时候,他已经在忧虑经过1958年的大浪费,1959年的人民生活了,12月24日,周恩来到河北安国县和徐水县视察,看了制药厂、机械厂、农业红专大学和一些新居民点。当看到把不够中学程度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学习,挂起大学的牌子,他心里很难过,感到这是把党的谦虚作风丢掉了,变成了浮夸。在回来的途中,他向陪同的中共河北省委领导人解学恭说: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随便减少耕地,今年的吃饭不要钱的口号,“把共产主义庸俗化”了,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可能出现紧张局面。要注意听老农的话:允许吃饱,但不能浪费粮食。
1959年从年初到7月庐山会议前,周恩来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纠正工作。他认为:1958年全民办企业,每个公社办一点工业,一个县办很多工业,把材料占用了,大企业反而感到不够了。他同中共石家庄地委、河北省委负责人研究生产时说:去年由于对农业估产高了,在估高的基础上生产布局多了,造成了市场的紧张,现在要落实,抓工业产量,抓农业生产、商品性生产和市场。“搞生产必须注意算帐”,“要搞综合平衡”。从省委起,都要把重点放在农业上。对于工业,他作了分析:由于原材料不足,有些工厂不得不时开时停,停工待料;有些建设工程,安了柱子没有房顶,建成了房子没有机器设备,或者有了主要设备没有次要设备,不能及时投入生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基本建设摊子摊得多了,工厂、企业的增加超过了原材料增长速度。他说:有些农村原材料过去是供应城市的,现在他们也搞基建,办工厂,一个公社办一点,一个县就是不少的点,他们自己把原材料用了,就没有城市原有企业可用的原材料了。技术落后的企业有原材料,技术先进的企业反而没有了。
在庐山会议前,周恩来坚持和宣传了上述的看法和主张。这种看法和主张,他在中共中央的会上也说。如1959年6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时,周恩来就批评了1958年的“大跃进”是“主观主义大发展”,“打破了客观规律”,目前农村中对农业的产量估计过高。
1959年7月2日起,周恩来出席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前期,根据毛泽东提出的18个问题(读书,形势,今年、明年和四年的任务,综合平衡问题,群众路线问题,体制问题,公社食堂问题,学会过日子问题,三定政策,农村初级市场的恢复问题,使生产小队成为半核算单位等),对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讨论和总结。周恩来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了“大跃进”的缺点和错误有以下几点:计划指标偏高、基建规模偏大,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权力下放过多,把战略口号当作了行动口号;工业上加工工业搞多了,原材料工业搞少了。他指出,只有这么多的米,只能做这么多的饭,9000万人上山,大炼钢铁,这是一股革命的热情,付的代价很大。他主张进行调整。
庐山会议前期,周恩来全力抓调整这件事。7月10日到12日,他三次召开财政问题座谈会。他在会上讲,陈云总强调财政、物资、现金三个平衡。目前急需抓综合平衡:则政上的货币平衡、国家物资分配平衡和商品平衡,并提出了(一)国家要算帐;(二)银行贷款要归口,专款专用;(三)对限额以下和以上的基建项目都要分别采取措施,堵口;(四)对停办项目的人员要导流,给以出路;(五)增产,活跃市场;(六)节约。
《改革开放简史》选学0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长期目标与当前奋斗的有机统一。当前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
在新时代守初心、担使命,就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实践证明,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防范和化解各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需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还有许多“腊子口”要克服,还有许多“娄山关”需要攻克,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复杂。我们绝不能有半点的骄傲自满和故步自封,绝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思想懈怠,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眼睛向下、蹄疾步稳
坚持眼睛向下、蹄疾步稳,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的重要方法,更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宝。“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坚持眼睛向下、蹄疾步稳,就要俯下身子,加强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碰到的问题更复杂、触及的利益更深层、遇到的困难更艰险、面临的矛盾更尖锐,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不行,刻舟求剑、闭门造车不行,胡思乱想、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坚持眼睛向下、蹄疾步稳,就要尊重基层群众实践,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改革开放40年来,从包产到户的探索创新,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再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改革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基层活力,鼓励支持基层群众的探索创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
坚持眼睛向下、蹄疾步稳,就要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要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推出一批更有针对性和开创性的改革举措,使改革推进的过程同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过程相协同,使实现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举措和维护人民群众当前利益的做法相衔接,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我们要守初心、担使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推进全面改革向纵深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要提高思想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充分认识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
全面深化改革要提高政治自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更艰巨、需要协调的矛盾更尖锐,改革面临的阻力更大、面临的风险更多。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动担当,扎实推进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要提高行动自觉。为政之要贵在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任务重、困难大、矛盾多,没有真抓实干、没有埋头苦干,就难以突出重围、取得成效。因此,要大力弘扬苦干实干精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攻坚难度大、影响面广、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改革任务。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选学03
1、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
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出现的。
3、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
此外,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
(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历史进程;
(2)人类社会由资本王义可社会王义、共广王
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
(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5)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
(6)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